首页 > 留学党 > 写作tips 正文
中国学生对美国教育的准备不足,缺乏批判性思维

 2022-12-24 13:03:27      

近年来,常青藤名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很多一线城市的家长,早早就为孩子做好了攀登常春藤名校的打算,每个孩子的履历都无可挑剔。 但是我们发现,这些百万分之一的孩子入学后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几年前,多位常春藤教授曾公开表示“中国学生对美国教育的准备不足,缺乏批判性思维”。 纽约大学中国史副教授丽贝卡卡尔谈到她的中国学生时说,“他们几乎不知道分析文本意味着什么。他们发现很难满足分析性思维和写作的要求。” 即使在今天,中国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缺失仍然非常明显,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培养批判性思

近年来,常青藤名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很多一线城市的家长,早早就为孩子做好了攀登常春藤名校的打算,每个孩子的履历都无可挑剔。 但是我们发现,这些百万分之一的孩子入学后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几年前,多位常春藤教授曾公开表示“中国学生对美国教育的准备不足,缺乏批判性思维”。 纽约大学中国史副教授丽贝卡卡尔谈到她的中国学生时说,“他们几乎不知道分析文本意味着什么。他们发现很难满足分析性思维和写作的要求。” 即使在今天,中国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缺失仍然非常明显,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信息、观点、论据或做法进行思考、分析和评估的能力。批判性思维需要我们具有一些基本技能,包括:

    分析问题:深入思考并理解问题的含义,以便于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识别偏见:认识到自己的偏见和偏好,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寻找支持性证据:识别和解读可靠的证据,并使用这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考虑不同的观点: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公正的思考,并在必要时修正自己的观点。

    做出明智的决策:根据所得的信息和证据做出明智的决策。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技能,能够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闯入美式教育的中国学生

还没有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意识

纽大的Rebecca 教授在她的采访中提到,中国学生面对两三份来自不同视角或立场的有关同一个事件或主题的材料,对此进行综合或分析其中的差异的作业,往往会选择一种跟他们的理解更相投,让他们看起来更舒服的解读。

人文学科的课程要求阐释的能力,要求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站在不同视角和立场去客观分析。

而中国学生在应试教育中养成的思维习惯,让他们不相信自己的阐释能力,更愿意寻找“权威的”“正确的”答案。

“仅仅是把我说过的话重复给我”,相信那大概就是“正确的”,就是“我想要听到的话”。这其实是Rebecca 教授不希望看到的,“我上课是为了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挑战,或至少帮助他们获得独立思考的工具。”

我们看到大多数中国学生虽然语言成绩都非常好,但在入学后缺乏对英文材料的理解和深度分析,也没有运用批判性思维思考的意识!

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大学校园中,进入美高甚至美初的中国学生同样经历着这样的困扰。

美高在读学生分享过他本学期的作业,阅读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录》并提出一个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思考和探索。

在这本书中作者阐释了很多问题,有很多思考的角度。学生需要从自己的思考角度去阐释同样的问题,然后看作者又是从什么角度回答的。

这位学生经过美初三年的训练,已经习惯了这种作业中的思维方式。他说老师并不是真的要你分析出一个推翻作者的结论,或者给出一个无比厉害的新发现。通过书面表达清楚你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分析了什么、思考了什么才是重点,只要思考路径是完整的,有逻辑的,你甚至可以没有结论。

但很多刚来到美高的中国同学并不理解老师希望通过作业看到什么,学校希望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什么。

所以他们会选择在网站上搜索资料或者他人的书评,用别人的阐释结果代替自己的思考分析,为了“更好”完成做作业而按照固有思维模式寻找“权威”答案。

正是因为中国学生缺少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没有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意识,才会导致学生进入顶级学府,却无法真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学习体验大打折扣。

 

 

批判性思维需要训练

阅读依然是最佳途径

批判性思维不是一种技能,而是需要长期训练养成的思维方式。这种训练贯穿着美式教育体系,锻炼批判性思维的最佳渠道就是阅读

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能回答问题,说出同意或不同意,但不太能充分说出理由。
  • 第二阶段:能说出一些理由了,而且也能用完整表达。
  • 第三阶段: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不光能给出理由,而且能给出具体的例子和证据,问出有意义的问题。
  • 第四阶段:在第三阶段的基础上,能在各种场景下进行批判性思维,并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

所以在美式教育中充斥着大量的阅读任务,美初和美高学生的阅读量是国际学校学生阅读量的3-4倍

而且在美初和美高,无论是读完文章还是小说,或者是科普知识类书籍,学生都需要做一些思辨性的Reading Response (读后感)。

如果没有独立思考,那么读一本书和读一百本书没有区别。

为此老师和学校会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认知程度去引导他们,给学生能够保持开放性思考但掌握正确思考模式的课堂

曾经有美初学生分享,在读《奥德赛》的时候,老师会向学生提问,帮助他们思考。比如“如果你是XXX,你要如何安排这一场战斗?”

学生会在和老师讨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了解到相关的历史、心理学、哲学等知识,不断拓宽认知边界,最终写出一篇有理有据的读后感,这个过程就是批判性阅读和分析性写。

只有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批判性阅读和分析性写作训练,学生才能学会与世界对话,透过细读的方式,去探究和拆解作品和作者的复杂观点,并进行合理的批判。

通过阅读培养的批判性思维不仅仅作用于写作,这种思维方式将延伸至所有学科的学习,让学生终生受益。

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立场、不同背景、不同领域作者的作品获得丰富的知识,这些跨学科的知识通过学生的转化吸收,成为他们自身的力量,这份力量就能够带领学生跳出认知局限,改变他们对世界和自身的看法。

试想一下,未来你的孩子能够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说话做事有理有据,那么无论他从事什么工作,进入什么行业,家长都不需要过分担心了。

原文链接:https://www.academicgod.com/writing-tips/1090.html

Academic God 专注提供全方位的留学生学术服务,欢迎添加我们的客服QQ/WX 5757940 咨询更多...

  •  标签:  
  相关文章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